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推动综合素质系列课程思政创新改革,6月8日下午,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综合素质教研室在博雅楼5楼会议室召开主题为“聚焦课程建设 深化劳动育人”的教学研讨会,此次会议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劳动能力与素养》课程思政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讨会现场)
会议伊始,《劳动能力与素养》课程组负责人王蕾首先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目的和背景。王老师表示,劳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我校在劳动教育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努力探索,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劳动教育淡化、弱化、虚化的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劳动教育育人作用并未充分地发挥,因此教研室决定开展此次研讨会,希望通过共同探讨,为提高劳动教育的教学质量提供思路和方法。
接下来,王蕾老师从课程定位、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学生反馈等方面对于《劳动能力与素养》课程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随后,与会老师围绕如何将劳动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深度结合,如何通过课程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效果等问题开展了热烈的探讨。老师们一致认为,要充分发挥本课程劳动育人的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创新:从高等教育“专业性”和“学科性”的特点出发,从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出发,将劳动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深度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及素养,为将来从事职业劳动做准备。
2.教学方法创新:基于OBE教育理念,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素养为本位、以线上线下混合式、项目制教学模式为途径、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专业特色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绘制个性化的职业能力与素养提升路径图,围绕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升劳动技能和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3.评价体系改革: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电子档案”,建立全面、多元、全过程评价体系,有效地检验教学效果,同时为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和优化提供可靠参照。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态度和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深刻理解。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综合素质教研将继续深入推进综合素质系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